香港有為數不少的中、小學都是選用普通話來教授中國語文科。若孩子能在恒常課堂中就能掌握學科知識與技能,那自然是甚佳!可是,也有不少的學生礙於語言的局限,致使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大減、甚至追不上課堂內容等……家長往往會盡快安排一位補習老師,為孩子補課。這時,問題又來了!聘請補習老師時,應該要求對方使用何種語言授課呢?
以上的問題,看似傻氣,卻是一眾家長常常思考的迷思之一。尤莉姐姐因工作關係,也常常聽到家長的詢問。故此,也希望撰文談一談,以解家長們的困惑。
首先,以孩子的學習難點為主要考慮。「補習」,故名思義為「補充學習」。在香港的教育氛圍下,大部份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科成績有所進步而選擇在課餘時聘請補習老師。可惜的是,部分家長卻誤以為只要為孩子聘請了補習老師,孩子的成績就會慢慢變好,因而忽略了「孩子為何需要補習」這一點。事實上,作為家長,在聘請補習老師的同時,也應了解孩子平日對學科的學習難點。例如孩子在寫作部份屢屢挫敗,是什麼原因呢?識字量不足?語文根基太弱?這些客觀資料,雖然可以從老師的口中得知,尤莉姐姐還是提議:家長應當好好了解一番,至少具備基本概念,往後對補習老師使用的授課語言也會有多一分的認識。
第二,了解孩子的學習進度。當家長們大致了解過孩子平日的學習難點,也就應當了解一下孩子落後的學習進度。學習進度也是家長們考慮補習老師授課語言的重要因素。試想想,孩子學校使用普通話授課,而孩子卻一直未能完全掌握課堂內容,需要在課餘時間補習。那麼,補習老師還要使用普通話來授課嗎?自然是不合適的。尤莉姐姐建議:先使用母語作常用語言去授課,盡早追上學習進度-「先補底」!
第三,克服孩子的學習障礙。當孩子逐漸追上學習進度,家長也應當開始考慮讓孩子適應、甚至克服課堂上的學習障礙了。若孩子的學校是使用普通話作授課語言,家長也就要開始讓補習老師使用普通話作授課語言。這樣一來,補習課上既可以讓孩子補充課堂知識、追上進度,也可以訓練孩子的語文聽寫能力,以應付新學年的課堂!因此,「先補底,後調整」也就是孩子補習的長期目標。只有認清目標,勇往直前,就能邁向成功的道路!